全部列表«上篇:《六月总结,旅行三味》本篇:《五月回乡: 孔林》下篇:《五月回乡: 尊孔》»
单文列表«上篇:《五月回乡: 孔府》本篇:《五月回乡: 孔林》下篇:《五月回乡: 尊孔》»

《五月回乡: 孔林》
    7/30/2012,    yue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又名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公元前479年孔子葬于此地后,两千多年来其后裔接冢而葬。孔林初不过顷余,后经历代,特别是明清两次增广,面积达2平方公里,其中埋葬孔子长孙已至第七十六代,旁系子孙已至七十八代,林内坟冢已约10万余座。不少墓前建墓碑、墓表,有些建享殿、立石坊、置石仪, 是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宗族墓葬地。

相传孔子逝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时至今日孔林内现已有树10万多株。其中柏、桧、 柞、榆、槐、楷、朴、枫、杨、柳、檀雒离、女贞、五味、樱花等各类大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数百种植物,也依时争荣, 一些树株人们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孔林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外,林内尚有很多明清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孔林也是名副其实的碑林。
 




半小时走过孔府后已是正午。出后门,在侧巷中我们被领上了一辆马车。一匹高头大马,一个小车厢,坐满了十多个人,一路上车夫不时挥鞭驱马,为它揪着心,没注意神道,没看见宏伟著名的万古长春坊,就来到了"三孔"的最后一站孔林的大门口。 简单吃了午饭,一点二十开始游览。大林门初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重修,为木质结构, 四柱三间三楼绿瓦顶,上雕“至圣林”三字。沿着中间神道向北,迎面可见一洞深邃的拱门,拱门上有高大的观楼,即为二林门。 观楼亦是鲁国故城的北城门,门上刻有篆书"至圣林"三字。前行向西是一座雕刻云龙辟邪的石坊。坊上两面各刻"洙水桥"三字, 为明代权臣严嵩所书。坊北有一拱桥跨洙水之上。春秋时孔子讲学洙泗之间,后人以洙泗作为儒家代称。  墓甬道旁石碑相对而立,苍松翠柏夹道相护, 过一座绿瓦三楹的高台挡墓门,  宋代刻立的望柱石兽 和清朝刻立的石人等石仪排列引伸。先是一对石柱"望柱",作为进"天门"的标志。 继之是两对石兽,一对叫文豹,用以守墓。 一对叫角端,可日行万里, 明外方幽远之事。 两边高台上野花烂漫,林木幽深,可谓是芳草萋萋。  一路向前,就到了供奉孔子木主的享殿。 殿前两个石人一文一武,文者执笏,武者按剑, 名为翁仲, 职为守墓。  享殿之后是孔林的中心所在-孔子墓。孔子墓位于孔林孔林中偏南, 似一隆起的马背。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卒后葬于此。墓前石碑二通。 前碑为明代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后碑为元朝篆书"宣圣墓",碑前有石供案、下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砖砌花棂围墙等。墓西为子贡庐墓处,  以纪念弟子子贡守墓6年。 墓东为儿子 "泗水侯" 孔鲤墓,   前为孙子 "沂述圣公" 孔子思墓。子思著《中庸》,为孟子的老师。  三座坟墓呈 "携子抱孙" 形。墓东有三座四角多棂碑亭,为"驻跸亭",是宋朝清朝等皇帝祭祀孔子、驻车休息之处。 驻跸亭南另有一座灰瓦攒尖顶的方亭,称为 "楷亭"。前有碑刻"子贡手植楷",  以纪念子贡植于孔子墓旁的楷树。



孔林占地广阔,需乘园内动车方能看遍全景。 我们此行所见的是孔林的核心部份,全程步行仅半小时。整个"三孔"之行,孔庙一个半小时,


孔府半小时,孔林半小时,全程在景点的时间共两个半小时,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相关连接:
《五月回乡: 孔庙(1)》(7/16/2012)
《五月回乡: 孔庙(2)》(7/20/2012)
《五月回乡: 孔府》(7/27/2012)
《五月回乡: 孔林》(7/30/2012)
《五月回乡: 尊孔》(8/7/2012)
《五月回乡集》(8/14/2012)
 
单文列表«上篇:《五月回乡: 孔府》本篇:《五月回乡: 孔林》下篇:《五月回乡: 尊孔》»
全部列表«上篇:《六月总结,旅行三味》本篇:《五月回乡: 孔林》下篇:《五月回乡: 尊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