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文学评论, 只是作为一个不严肃的网络读者特说两句给手纸兄参考。
手纸兄这篇小说,一章连一章, 我感觉, 前面少年心事青涩错杂, 中间的过程惨烈, 后面于无声处惊心动魄。 通篇看下来,一句话:“残酷青春”。
十五六岁,初中将毕业, 我是什么样的呢? 内心也有矛盾狂野吧, 可终究很多时候无知无畏地傻笑与希望着。 手纸兄的笔任性粗糙,带着极强的视觉和触感,真实得让我怀疑我对过去的记忆。
或许我们人人在那个年纪都有迷茫, 矛盾, 无所适从吧, 其实便由一个小小的心气, 不经意的一个错步, 就可能会因为年轻丢失纯真吧。 那年深夜我与母亲赌气一怒冲出家门,如果不回头, 如果遇错人事,是不是就会走截然不同的路呢?
所以, 我看到结尾时, 很是痛惜那个少年, 如果他有一个好朋友, 如果他有一个体贴的兄姐, 如果他能更明白如何证明自己, 如果我们能比那个年龄更成熟些, 如果。。。
看这文的时候, 我想起三部电影 《本命年》,《阳光灿烂的日子》, 《十七岁的单车》(BEIJING BICYCLE), 分别约是不同年代拍摄的不同时代背景的青少年, 与手纸兄的人物窃以为异曲同工。 即使在古代, 也会有类似的故事吧, 这不是特定时代的特殊故事吧, 这是一些人成长选择的故事吧?
尤记得《十七岁的单车》的一个片断,在胡同里, 少年们你追我赶,老人们在凝神下棋,擦身而过, 却似乎互无关碍, 在一个时间地点, 却不在一个世界。 少年的心气如此脆弱不定, 是什么会让我们回头, 什么会继续改变我们的命运?
什么时候我们明白那个世界原不过是一沙一石?
所以我是不满足那个后记的。 所以很想手纸兄能继续再写一些, 在四季如春的地方重新开始,再过十年, 十六年又会怎样呢? 硬了得是否变软, 软了得是否变硬?
手纸也是纸, 在不同人的手里,是不是也可以有多个归途。
小说这个东西是个万花筒吧, 不同的读者会看到不同的图案, 关注不同的侧面吧。 爱煽情的不管下雨下雪总想见到彩虹, 爱开刀的认为黑白不重要发表了才是王道,好美食的吃着炒鸡蛋还想着炖母鸡, 好舞叉的那位又嘀咕了:嗯, 你到了俺云南地头上,给叉办递帖子了吗?:-) 终归是不能解了作者的真味吧。
如果我可以问手纸兄一个问题, 我想问得是: 写到何处你流泪了,你笑了, 你摇头了,你叹息了,何处你似有万语却下了千言,何处你藏了机关希望有人能明白?
写完之后, 你可曾对自己说别人怎么评说无所谓这就是我想写成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