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列表«上篇:《2024回乡二三语之故乡篇(2-1)》本篇:《2024回乡二三语之故乡篇(2-2)》下篇:《完美日子,木漏れ日》»
单文列表«上篇:《2024回乡二三语之故乡篇(2-1)》本篇:《2024回乡二三语之故乡篇(2-2)》下篇:《完美日子,木漏れ日》»


《2024回乡二三语之故乡篇(2-2)》
(5/6/2024)



2024年三月底回国。
故乡,西安,北京三地两周。
第一站:故乡 (2-2)



《故乡篇之四大庙》



家旁边的博物馆,原名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以前去海边都要经过它的红门灰墙。带孩子们回来的时候也会在石狮前照相留念。

以前这里经常是大门紧闭,偶而过年过节才开放,现在对公众免费开放参观。我与仁霞就进去看了看。

这里供奉的是妈祖,又称海神娘娘、天后圣母。介绍上讲,“福建会馆始建于1884年(清光绪十年),历时22年,落成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是由福建船帮商贾集资修建的一座供奉海神娘娘(天后圣母)的封闭式古典寺院建筑,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会馆由山门、大福殿、后殿、戏楼和两厢五部分组成。所用的全部砖瓦木石,均从福建泉州一带精选,由良工巧匠就地雕琢、彩绘后运至烟台, 然后按照图纸组配安装而成。”。 自福建到烟台,跨越这么远, 历时这么久, 信仰的力量, 总是格外坚韧神奇。







馆内盘龙石柱深刻立体,雕花门窗古朴精致,朱漆彩绘庄重华美, 原来就在家门口,就有这样我一向很喜欢的有历史有信仰有意趣的好东西啊。

博物馆的天后行宫背靠南大街, 是清朝建的。相隔不远,是大庙。大庙是更老的天后宫,明代由渔民集资始建。大庙, 老大庙,如今只剩下一个老戏台。 青砖灰瓦,金底绿描,飞檐脊兽,虽有残破,但是整齐干净。青石立柱上刻着楹联:“宝筏渡迷津万顷安澜彰水德,慈航通渤海五音竞响答神庥。”

我看大庙, 不是看文物古庙,而是如走家串户看长者般,有着近邻的亲切感。相比大门紧闭的福建会馆,露天的大庙是更家常的地方,老人孩子常在此玩耍。据说故乡的地气就是压在大庙下面的。仁霞给我讲了些为何大庙戏台能得以保存的传闻。文革拆除时发生了些难以解释的小事故,老大庙因此成为一个动不的的地方, 得以保留。且据说以前每到大年三十,警局全部不能放假, 要围着大庙镇守地气。我含笑听着, 心里很喜欢这样有神秘气息的故事与安排。





大庙正对着北大街,北大街是烟台最早的商业街,围绕大庙形成了很多集市,集市发展成街,有了我们现在的面市街, 菜市街,兴隆街等等,街道形成了城镇中心,这一片,家乡话叫 “烟台街”, 是老中心。南大街在大庙南面,对应北大街,因此得名。南大街后来就相当于我们烟台的长安大街了。如果地气说的是一个地方充满生命力的灵气与旺气,那么大庙真得可以说就是我们的地气之根了。

天后行宫和大庙坐南向北,面朝大海,海神娘娘远望庇护着远行的人们平安。我想,其中也包括我吧,在海与海相连的大洋彼岸,那个常常念起故乡的人。



《故乡篇之五所城里》

我在家乡说起来有过三个居住处。

第一个是父亲办公楼的一间临时小屋,我称之为红楼, 因为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办公楼雕梁画栋涂着红漆,共两层,窄楼梯上去,一条长廊, 一头是我们暂居的小屋, 一头是父亲的办公室。 记得小屋墙壁贴着些防止美帝抛投糖衣炮弹的宣传画。

第二个是所城里的一间半平房。我们似乎在那里也没有住多久, 就搬到了博物馆旁的楼房, 第三个居处毓祥街。

所城里是烟台最早的居民区,我记住了院子里那一颗无花果树。20年前这一段记忆被我写下记录在《无花果树》。如今的所城里保留了一些旧屋,建起了高大崭新的城墙,替代那早已无影踪的旧城墙,小街翻新,挂起了红灯笼,开发成了民俗区。四面八方客, 来往热闹有趣。





我是很喜欢逛逛这些小店的,我们还在街上吃了山药豆,我最爱之一的冰糖葫芦忘记吃了,后来被仁霞念叨好久。可是啊,这等烟火气, 却不是旧时家常的韵味 -- 那种弯曲的青石板路幽静得引领着,把人带入了锅碗瓢盆的热闹过日子的家的气息。我和仁霞走过热闹的门面, 向里又走了走,里面安静很多,一些破败的房屋正在翻新。见到了两只野猫,很亲切。 可是, 我的无花果树在哪里呢? 仰头看看, 四周几乎没有树了, 高大的树只有街口的那一簇白杨。 大门紧闭的一个小院落里伸出了些无花果的枝干, 是这里吗? 我记忆中的院落似乎更大些。可这是所城里唯一一颗我们能看到的无花果树了,红门福字19号,登记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 嗯,权且就当成是这里吧。






历史( 转载网文): 所城里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明代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为防卫海上倭寇对沿海地区的骚扰,下令增设奇山守御千户所。所建城池,俗称所城。史料中记载,建好的奇山所城十分雄伟壮观,砖城,周二里,高二丈二尺,阔三丈;门四楼,十六铺;池阔三丈五尺,深一丈。 1664年,清康熙皇帝下旨废除“奇山守御千户所”,自此官兵解甲归田,转为居民,多从事渔农工商。所城从军事上的城堡变成了一个居民生活区,遂又有奇山所、所城里、所城之称。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到1950年时,所城城墙已所剩无几,政府将其全部拆除,所城已不能再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城”了。





《故乡篇之六有光》

每次回故乡, 都会约着几个发小在旧路上走一走。住过的地方,上学的地方, 北边的毓璜顶和南边的海边, 边走边听老友们说说近况。

博物馆, 大庙, 毓璜顶,烟台山海边,是重要的地标。 小学, 初中, 高中, 我们很多人成长的主线。小学仁霞和桂云,初中世平, 高中迎春,是这次回去见的老友。回乡时间短,约相互惦记的一二好友,说几句知心话也就好了。多数情况下, 是他们说,我听,偶尔劝解几句。朋友多年不见, 互相缺失很多陪伴,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多不同, 但相互惦念,却如岁月绵延。 他们对我的好,在一羹一饭,一言一行中,细致又周到。爬虾,炒蛹,炸砺黄,海鲜面,凉拌菜,疙瘩汤,菜团子,鲅鱼饺子等等, 都是我爱的。











周六早去机场的路上,大雾弥漫,飞机延误,故乡是舍不得我离开吗? 路上看到一个广告牌, ”你不是光芒万丈,却也有温暖的光”。是的, 我的家乡不是光芒万丈, 却始终温暖有光。

单文列表«上篇:《2024回乡二三语之故乡篇(2-1)》本篇:《2024回乡二三语之故乡篇(2-2)》下篇:《完美日子,木漏れ日》»
全部列表«上篇:《2024回乡二三语之故乡篇(2-1)》本篇:《2024回乡二三语之故乡篇(2-2)》下篇:《完美日子,木漏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