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月底回国。
故乡,西安,北京三地两周。
第一站:故乡 (2-1)
《故乡篇之一温暖》
时别六年, 重回故土。此一行, 不是为了重逢, 而是为了告别。
开车一小时自机场才能到市区。自市区开车又一小时才能到表姐表弟的居处高新区。沿路干净开阔, 高楼林立,整个城市焕发着一股崭新年轻大气蓬勃的色彩。很好,可是。。。这样的故乡, 于我不是故交,而是新知。
四十年前离开故乡,三十年前离开故国,虽然断断续续总有回顾,可是,当故乡一年年进步年轻,才惊觉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啊,居然真的到了这个时候。
令人悲喜交加。
自机场直接先去看望小舅姆。小舅姆仍是慈眉善目,安逸舒展, 刚说了几句话,眼泪就涌了出来,抱着小舅姆依着她的肩头,痛哭失声。小舅姆是家里疼爱我的最后一位老人了,只有她还当我是个孩子,一见了就会心疼落泪,而我也只有在小舅姆面前,才会伤心酸楚忍不住,呜呜得哭出声来。
每次回来,小舅姆都会包我爱吃的大包子,我都会跟她一起看电视剧。今年她腿脚已不灵便,不能亲自下厨了, 好在她还爱看电视剧。 那一日, 天寒风凉, 她们担心我路上受凉, 坚持着让我热水泡脚, 我被泡得热乎乎的, 盖得暖暖的,倚在小舅姆身边,一起看新白娘子传。 小舅姆笑眯眯得点评着剧情,我在旁逗乐打趣,屋子里笑意盈盈,温暖安宁, 我的心终于慢慢安定了下来。。。
嗯,我回来了。
《故乡篇之二祈愿》
回乡第二日, 早起去永安,此时风减日晴。永安空阔寂静,只有我们一辆车。小表姐夫妇二人陪着我, 我们沿着左手上坡石路,到半山腰,再略向下。中间背靠楼亭,第六排,是爸妈的安息地, 第四排, 是舅。
落叶积尘,清扫擦拭, 这就是书本上的”扫墓”了。将墓碑用花饰装饰好,点了三支高香,磕了三个头, 又磕了三个头。
自父母与舅离去之后,于我,故乡成了伤心之地。上一次回乡扫墓是2018年了,再一次轻轻抚摸名字与墓面,再一次默默坐在这里,怀念,告别。人世间有无数的遗憾事啊。 此间尘缘已了,没有了病痛折磨,于你们也是一种解脱吧。 如此想着,仿佛就看到了当年爸妈开怀大笑的样子。 在舅的墓前同样敬香叩拜与哽咽,舅那温暖的笑容犹在眼前。。。
人世间有无数的遗憾事啊。愿你们所有的缺失都在来世得到弥补与满足,愿你们来世有温暖的家孝顺的儿女顺心的日子富足的生活,愿你们无病无痛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愿你们自在喜乐。
而我们也会好好生活,心怀感恩,传承爱与温暖。
《故乡篇之三毓祥》
回乡第三日,仁霞和我一起回到我们原来的街道, 真正属于我的故里。
仁霞是我儿时好友,我们顺着那些还保留了基本面貌的街道, 寻找着当年的轨迹。原来的民主路,现在改回桃花街,是我们初相遇的学前班抗大旧址。她原来住在大兴隆街, 我是不是也住过兴隆街呢?这个名字在我的记忆里很是清晰,可是仁霞说,我童年第一个家的红楼旧址,是在面市街。我们的小学在道恕街。道恕街改自道署街,是清政府登莱青道署衙门所在的街,据说青石高柱,是当年的权力中心。
我们边走边念叨着那些熟悉的街名,多好的名字啊, 兴隆街,华贸街,面市街, 菜市街, 桃花街。。。 还有我的毓祥街。 小学后面,博物馆旁边,就是我从前的家。
博物馆门前的小广场上有一棵玉兰树开着花, 自花树看过去,旧楼斑驳,面馆的大招牌还挂着,物是人非,我不想走近,就这样自花间看过去,毓祥街,祥瑞温善,是我长大的地方。
虽然岁月多波折,但在这富有烟火气,祥瑞气以及贵气的街区平安长大,我想,我是幸运的, 是被眷顾着的,是被指引着的。 那一刻, 我心中有哽咽难言的深深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