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一岁前由爷爷奶奶精心照料。一岁时爷爷奶奶回国, 送他去了我公司对面的幼儿园。
刚开始是冬天, 早出晚归, 一家人都是踉呛着行。幼儿园条件很好, 老师也都很专业,每天都有孩子的表现记录。但我现在一想起来的就是一些难过的镜头。 比如他半跪在地上, 双手伸得高高得无助地向老师哭着求抱。 还有一次我接他略晚,他躲在小角落里嘤嘤得哭。每两个月生病一次, 请假, 吃药, 小屁股被捂得红肿。为了让他适应幼儿园, 我们训练他吃饭, 训练他睡觉, 训练他走路, 催着他长大, 让孩子一岁就踏入了我们大人的社会生活,如今想起这些我心里还是疼。
过了半年, 大儿愉快地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幼儿园却因为楼主转手租约不能再续宣布关门。 他与我都是相信教育体系的人, 认为孩子还是应该跟孩子在一起集体活动, 在幼儿园和家庭保姆之间倾向幼儿园。 我们仓促之间开始找幼儿园,看了几家都不满意。 最后不得已考虑家庭保姆。邻居推荐了赵阿姨,才开始了我们与这些叔叔阿姨的交往。
《赵阿姨》
赵阿姨, 58岁, 东北人, 退休工人, 来看新婚还在读书的小女儿,住在我们附近。帮人看孩子挣点外快。带的前一家的小孩家里来了人, 正好空下来接着到我们家。
孩子爹和我都还算随便的人。总想自家父母如果出去帮人劳累带孩子, 自是不忍的。 将心比心, 觉得大家都是不易。 赵阿姨性格温和, 对孩子耐心, 每次都绘声绘色地讲述孩子一天的趣闻, 把咱的小傻儿也当成自家孩子那样得意着,让我们很放心,不长时间就处得很亲。
阿姨心疼女儿,每天下午忙完了我们这里,还急着赶回家给女儿女婿准备晚饭。周末带她出去玩的时候, 也常常不肯放松地照顾着大儿。给她的工钱是不需要她做家务的,孩子午睡的时候, 她也总会额外帮着洗涮小儿用品清理玩具。她教我学会做馒头,教我她的拿手菜红烧五花肉。给外子介绍别人推荐的红葡萄酒, 领外子去体验教会的学经班。除了带孩子,赵阿姨也像长辈一样给我们很多恩惠。
赵阿姨每天乐哈哈的, 只是偶尔静下来, 会露出一点愁苦色。 后来闲聊, 才知道阿姨早年离异, 一人带大俩女, 退休后工资不保, 曾经开过小吃店开过幼儿园,辛苦要强地过了大半生。孩子大学毕业一个到广州一个出国都十分有出息, 阿姨仍是单身一人,信了基督教。
有一天阿姨拿来一个厚厚的本子给我看。 上面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 我看了一天一夜,看完了忍不住心酸长叹。 初中毕业的赵阿姨一笔一划在纸上记录了她大半生酸甜苦辣的故事, 写了数年, 十几万字,重抄修改了两遍。
那时的我每日奔忙在工作与家庭之间, 已有很多年没有真正用中文写过字了, 以前的爱好梦想还有自己似乎都模糊了,而阿姨年届六十 ,依然有梦有追求。 让我十分感慨。
赵阿姨待了三个多月签证就到期了。 阿姨喜欢这里的教会, 空气和简单生活, 喜欢大儿,不放心小女儿, 希望能再多挣些养老金, 内心里是想能续签的, 可是她什么也不说, 一切都由得女儿女婿的安排。 大女儿在广州快生孩子了, 想让阿姨去帮忙,小女儿考虑等以后他们生孩子的时候阿姨能顺利签证,姐妹俩最后决定还是让阿姨按时回国。阿姨说女儿女婿生活也不易, 回家常查看电表用量, 阿姨出来做保姆, 每月还给他们一部份做生活费。 阿姨非常疼这个小女儿, 他们想买辆新车, 阿姨就要把她剩的那些不多的保姆费留给女儿等等, 阿姨说起这些家常的琐事都很平静温和, 只有一次忍不住流了泪。
赵阿姨走之前, 一个人去华盛顿纽约三日旅游了一次, 给自己买了个录像机, 说是要像我们一样, 回家给要出世的小孙子每天录像,也要听我的馊主意去把书排版打印一下。
想来这已是六年前了。 之后每年过年时都给赵阿姨打个电话拜年。 接了电话她就笑, 互相说点近况, 知道了她不适应广州的气候全身水肿, 说小女儿生孩子她来美了, 孩子小又生病一家人忙得她也没让女儿通知我们,她心脏不好帮不上大忙不久就回去了。 最近一次阿姨说准备把东北的房子卖了,到气候宜人的秦皇岛买个小屋住养养身体。
有时我想要是让赵阿姨来大地, 说说她的那些故事, 她该是会很开心的吧。 可是她要学打字, 要花费上网, 想一想觉得还是别打扰阿姨平静的生活了。阿姨坚强乐观, 有信仰, 有爱好,有能力,相信她好人好报, 定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要是能再有个欣赏她体贴她的老伴陪她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