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 我在阳台的楼梯下发现一只蜂窝。
我兴奋得拉过小儿, 指给他看, 悄悄说: “你看, 那个蜂窝做得多好啊。” 小蜂窝离地大概一人半高, 灰色,棒球大小,圆得很匀。
小儿啊得一声,拽着我后退几步, 说: “妈, 离远点,那是会蜇人的胡蜂窝。”
真的吗? 院子里从春天开始就有各种蜜蜂熊峰飞来飞去忙碌着, 我们向来都是相安无事的。 但有人若被蜂蛰过, 会有严重的过敏反应, 甚至有生命危险,这我是知道的。 可是, 要除掉吗? 我对小动物们来就近做窝, 总莫名有点荣幸, 不太忍心啊。
小儿说: “胡蜂wasp不同, 很有进攻性的。这里我们常走来走去, 要去掉, 而且要请专业的人来做。”
我开始四处电话询价, 问一圈下来, 居然都要3百美元。终于有个有职业良心的跟我说,蜂窝这么小,你可以自己搞定。我们就去买了5美元一瓶的杀蜂喷剂,在夜晚胡蜂休息的时候,穿好防护衣服,对着窝口远喷,之后这个蜂窝就被放弃了, 不再有胡蜂出没。
我因此开始仔细观察院子里各种胡蜂 (wasp)和蜜蜂(bee), 试着分辨它们的不同。 胡蜂 (wasp)和蜜蜂(bee)都是统称,中文翻译有些乱,马蜂和黄蜂应该都是胡蜂类的一种。每类都有很多种,又分群居和独居。我们在院子里看到的一般都是群居类, 因为多,所以容易看到。虽然胡蜂和蜜蜂都喜欢吃花蜜,但除了极特殊的种类外,胡蜂是荤食者, 它们猎取的食物是小虫或肉食; 而蜜蜂是素食者, 采集花粉和花蜜。所以为了方便收集花粉, 蜜蜂身上毛茸茸,圆滚滚的,后腿有特殊的储存花粉篮, 形状也有点像蟹腿。 相比之下,胡蜂则毛少,腿细, 修长。蜜蜂可以帮助传递花粉, 胡蜂可以帮助控制害虫,都是我们园艺爱好者的好朋友。
![](../yuepicture/yue2020bee-insect.jpg)
![](../yuepicture/yue2020wasp-insect.jpg)
(图片上: 蜜蜂类 bee; 图片下:胡蜂类 wasp
本文照片若非注明,皆来源网络)
我的经验是,看胡蜂要去找窝, 或者那些围着我们餐桌转悠偷肉吃的家伙; 看蜜蜂呢, 就容易了,只要有花,就能看到蜜蜂。胡蜂和蜜蜂都是很爱家的小东西, 特别是胡蜂,为了护窝及窝里的幼虫,常常奋不顾身,疯狂出击, 害了人也会害了己。不要让它们误解,我们离窝远点看看为好。
今年我有幸看到了三种胡蜂窝。
球型的, 挂在树上或屋下, 像我们阳台下这种外面包着灰色纸状物的蜂窝 (paper nest) 一般属于 Bald-faced Hornets (Dolichiovespula maculata) 光头胡蜂 或者 European Hornets (Vespa crabro) 欧洲胡蜂。中文应该就是“马蜂”,这种蜂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蜂窝”吧。这类胡蜂体积略大, 毒性大,攻击性强一些。
我的摄影技术有限,没能把窝边的胡蜂照清晰, 但大概可以看出其颜色偏褐色, 有黄纹, 应该是European Hornets 欧洲胡蜂, 体型大, 约1.5寸。若是黑白纹路的, 那就是Bald-faced Hornets光头胡蜂 了, 有1寸大小。 胡蜂窝的纸质外壳是由嚼碎的木浆和唾液混合而成,里面是很多紧密排列的六角形蜂室。
![](../yuepicture/yue2020wasp-03.jpg)
![](../yuepicture/yue2020wasp-01.jpg)
图片上:European Hornets 欧洲胡蜂; 图片下:Bald-faced Hornets光头胡蜂
每种蜂类的生命周期都略有不同, 但基本过程相同。每个蜂群和蜂窝, 都是由一个独立能干的雌性蜂王独自开创的。比如这种欧洲胡蜂, 春季来临时,蜂王自冬眠醒来, 开始筑巢产卵。它在每个小蜂室里下一个卵(egg),再放一个由小虫和着花蜜嚼碎而成的小肉丸。第一代大概20几个受精卵,几天后卵化成幼虫 (larva) , 幼虫吃着肉丸食物不断蜕变长大,几周后进入蛹期 (pupa), 然后羽化变成成虫蜂 (adult), 经历了完全变态的卵、幼虫、蛹、成虫四个生长过程。 第一代应该都是不育的雌性 - 工蜂, 辅助筑巢, 采集食物和抚养幼虫。蜂王则继续产下第二代卵, 大概会有100多个。随着蜂群的增大, 蜂巢能从这么个小棒球扩大到篮球那么大。
![](../yuepicture/yue2020wasp-11.jpg)
![](../yuepicture/yue2020wasp-06.jpg)
黄夹克胡蜂 Yellow Jackets (Vespula species)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胡蜂, 叫黄夹克 (yellow jacket,Vespula or Dolichovespula), 中文的“黄蜂”应该就是指这种吧。它的身纹是黄与黑色,体型略小,也很有攻击性。 它们喜欢在地下, 树洞或墙缝里筑巢,也经常爱围着野餐桌转悠。 我发现的这个黄夹克窝在树根残叶堆里, 看不清里面的结构,只看到它们忙忙碌碌进出不停, 应该也是家大业大啊。
![](../yuepicture/yue2020wasp-09.jpg)
![](../yuepicture/yue2020wasp-10.jpg)
北方纸胡蜂 Northern Paper Wasps (Polistes fuscatus)
10月初,我在绣球花旁还看到一只北方纸胡蜂 Northern Paper Wasps (Polistes fuscatus)。 纸胡蜂成虫吃花粉花蜜, 但是幼虫还是要食肉。它的特点是飞行时后腿长长得垂下来,颜色偏黑, 体型偏大,这个独自慢悠悠闲逛的是下一代新蜂王吗? 或者也可能是雄蜂(drone)?看不清它尾部是否有蛰针, 所以也不能确定。 蛰针都是产卵特化的结构,雄蜂是没有的, 所以蛰人的都是工蜂(雌性)。
我怀疑这只北方纸胡蜂是新蜂王在寻找过冬的地方,一是因为季节,二是因为它的体型。
蜂群的成员(成虫)有三类:蜂王 (后蜂, 雌性)、工蜂 (雌性)和雄蜂。 蜂王体型最大, 其次是雄蜂, 最小的是工蜂。 有意思的是蜂王可以通过是否给卵子受精来控制子蜂的性别。 受精卵(双倍体)为雌性, 没有受精的卵(单倍体)是雄性。蜂生下来也是有命中注定的职责。 蜂王负责繁衍生育; 工蜂负责筑巢护家, 收集食物哺育幼虫;而雄蜂呢, 就是吃喝玩乐为了交配而生。一般春末夏初, 才会有雄峰出生,秋后成虫后它们会离巢到一个雄峰聚集地, 等待新一代雌蜂(下一代的蜂王候选人)的临幸,交配据说都是在飞行中进行的。雄蜂在交配后完成历史使命,不久即死亡。受精后的雌蜂会收集足够的精子贮存在贮精囊中,秋末就会离巢寻觅一个安全的冬眠场所过冬。 老蜂王和工蜂也完成使命,生命终结, 胡蜂窝也会空了,被弃之不用。第二年春天,这些秋后与雄蜂交配受精的雌蜂就会成为新一代的蜂王, 重建新巢,开始又一轮的物种繁殖延续。
![](../yuepicture/yue2020wasp-12.jpg)
北方纸胡蜂 Northern Paper Wasps (Polistes fuscatus) 蜂窝
在工具房屋檐下的这个小蜂窝就是北方纸胡蜂的旧窝了。 它像个倒悬的小莲蓬或者小伞,单层, 纸质六边形蜂室裸露着,很清晰的。 蜂窝不大, 数一数也有30个左右小蜂室。 旁边的那两个似乎也是。 据说纸胡蜂有多个蜂王共同抚育的习性, 也算是互帮互助抱团取暖吧。
胡蜂窝一般都是一次性的, 不会被重复使用。 所以废弃的窝可以走近些观察,有胡蜂进出的还是离远些好。如此我们和胡蜂才可以和平共处。 胡蜂的蛰针是平的, 所以它是可以多次攻击的, 蛰针里含着毒素,刺到小虫,能把小虫麻倒成为食物; 刺到人呢, 又疼又肿是免不了的,惹了一只还可能招来一群, 被群起而功之,对于过敏体质的, 尤为危险。黄夹克和欧洲胡蜂等脾气暴躁,攻击性都很强,北方纸胡蜂则相对温和些。
万一被胡蜂或蜜蜂蛰了, 可以参考如下处理:
- 马上用信用卡或指甲刮除毒刺
- 用肥皂和水清洗刺痛部位。 用食醋擦洗或擦皮肤消炎膏可以帮助缓解发红,瘙痒和肿胀
- 用毛巾包着冰块敷在蛰咬处,有利于消肿,可以减轻疼痛,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辅助排毒。
- 若发现有蔓延的趋势,可能有过敏反应,最好服用抗过敏药物。
- 若在半小时左右,如果发现有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音,即使轻微也最好立即去急救室,以免后果严重。普通人一般都不需要额外医疗,但大概有1%的人会有严重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