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月,加州的阳光斑斑点点照过来, 山风吹过, 一片宁静。
家在山脚,高树环围。 妻在屋内忙碌,孩子们在树屋上下嘻闹, 他坐在树下,打开计算机看儿子的照片。
他试着将彩色照片转换成黑白, 又将轮廓突出, 再随意地添上一两笔的粗线条, 一幅彩色照片变成了一个铅笔速描。
他看着这黑白的效果,这天边的浅云, 树,屋, 小儿的身影, 熟悉又陌生,让他不经意地想起十堰的土胚墙, 那些弯曲山路。
那日, 是他的生日, 其时他已去国十年。当年那个同样顽皮的男孩, 也人到中年。他想起包头, 十堰, 芦台, 蓟运河, 松花江,长城顶,温哥华的大街小巷。。。
那个午后, 他突然有种冲动, 想写,写这一路行程, 为岁月, 为自己。
(阿唐, 我私自转你的照片, 你不要告我啊:)
2。
那年毕业,他一个人, 单枪匹马,闯到北京,豪气冲天。 他爱唱京剧, 仿佛是那薛平贵“一马离了西凉界, 清是山绿是水花花世界。。。”
从学院,到街道企业,再到自组公司, 下海, 经商,出国, 海归, 来来往往, 沉沉浮浮。
十几年后, 幼儿熟睡之后, 月华如练, 那些时光, 那些各色人等,在他的指下变成文字。半年中居然写了四十二万字, 他自己看着摇头, 说:一介书生到市井游侠,中国商人到海外蓝领,送货司机到硅谷白领, 不断蜕变的过答7b啊。 呵呵。
3。
九月, 外子又给我推荐网上作品。这篇是《阿唐的故事-京华沉浮录》。 我扫了眼这个长篇连载,还好, 没有教育意义, 写一个书生在北京, 一腔热血, 东拼西撞, 嗯,老百姓的故事, 写得平实。
不, 我们没有经商的经历,没有打工的血泪史,也没有过海归的尝试, 但他是我们的同龄人,那个时代的周折曲回, 环境与个人的碰撞, 文化与尊严的挤压, 年少的热情到中年的调侃, 我们都心领神会。 可以一起回忆, 一起摇头微笑。
这个记述里没有大喜大悲, 虽然他的经历不可谓不丰富多采, 可我还是愿意将之归类到老百姓的生活, 因为他是实实在在地,在不断地努力向上, 像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看这样的故事, 我会想起外子的一个朋友, 前几日他还在与外子商量如何重新开始, 自小到大, 一步步做点实事。看这样的故事, 我会想起我的朋友, 像尘, 像临家的爷爷。 他们都是踏实努力的人, 能将逆境走出平川, 将顺境更上层楼。 这样的故事是天地间一个人的大写故事。
4。
十月,尘起意要办个网站。给好友捧场起哄义不容辞。我想起这篇我们在看的《阿唐的故事》, 冒昧发了邮件, 由此结识了他 - 阿唐
那些邮件,开始得无拘无束, 到后来更是肆无忌惮。 于我,是对朋友一贯的嘻皮笑脸态度, 于他是坦荡荡清风明月拂山岗。那次, 他索要鲜花, 我说了句实在话, 我说, 由文字看到人,我们若相识, 会是朋友。
爱妻爱家, 诚信坦荡, 咦, 听起来好像高大全, 对的, 时而会耍些小聪明, 也有很多迷惑辗转的时刻, 可是都有一颗热情的心,信人信己, 都是坚持做自己的人。
5。
我的网络阅读也是消遣性的,我也爱挑些轻松艳情,文字旖丽的看,可我更爱看一些生活的故事,像《王贵与安娜》;我更爱为普通人的故事喝彩,像《阿唐的故事》。形式的粗糙,结构的松散,像我这样的网络读者,我不会花时间去挑剔。只要里面有真性情, 有对生活的热情,有对自己对他人的肯定,这样的文字便是对得起自己的文字, 这样,便足已。